近日,我院成功救治了一名患有罕见肺隔离症的孩子。2岁男孩明明(化名)因反复咳嗽、肺炎来我院就诊。医生经过胸腔镜探查发现,孩子患有先天性肺发育畸形,肺里长了一片“与世隔绝”的小岛。经过手术治疗,明明终于摆脱了“隐”患,康复出院。
10月下旬,明明在家玩耍时突然毫无征兆的咳嗽起来。因为有哮喘病史,爸爸妈妈怀疑孩子哮喘发作了,于是赶紧为他做家庭雾化治疗,想缓解他的症状,没想到孩子的情况不仅没有好转,还喘了起来。眼看越来越严重,爸爸妈妈不敢耽搁,带着明明来到我院就诊。赶到医院的明明咳个不停,呼吸急促,喘得更明显了。呼吸科主任易阳听诊发现,孩子的肺部有明显的炎症表现,他考虑明明可能是肺部感染诱发哮喘发作。于是,明明入住医院呼吸一科病房治疗,经过抗感染、止咳平喘等对症处理,明明的症状依然没有明显好转。易阳反复研究病史,发现孩子前期因为肺炎已经住院多次,并且每次都是左侧肺部感染。“为什么每次都是左侧同一个位置?是不是这里有问题?”为了查明原因,易阳建议孩子进行了胸部增强 CT检查。左侧隔离肺组织异常的供血动脉果然,影像资料证实了他的怀疑:孩子的左肺下叶有一片阴影,有异常的血液供应,周围还有气肿。这部分肺组织就像“与世隔绝”的孤岛,不与正常的气道相通。最终明明被诊断为:肺隔离症。
易阳介绍:肺隔离症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,极易漏诊、误诊。它容易并发反复的呼吸道感染,引起发热、咳嗽、咳痰、胸闷、胸痛等临床表现,严重时会导致呼吸衰竭,甚至威胁生命,需要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,才能彻底根治。
经过会诊,明明被转至心脏中心/胸外科进一步治疗。心脏中心/胸外科副主任张伟召集麻醉科、重症医学科、医学影像科、呼吸科等多学科专家进行术前讨论,决定采用胸腔镜技术为明明实施微创手术。术中,张伟在胸腔镜的高清视野下清晰地看到:明明的左肺下叶像是一个被孤立的小岛,无法像正常肺叶一样进行交换气体,严重影响了孩子左肺的功能。这也是他多次左侧肺炎的原因。张伟在胸腔镜下精细操作,完整切除了病变的左下肺叶、隔离肺组织,并结扎了异常血管。手术后的明明一天天恢复健康,咳嗽咳痰的频率逐渐降低,也不喘了,胸部伤口只有0.5厘米大小。看着孩子的脸上重新挂上笑容,爸爸妈妈终于放心了下来。又经过半月的治疗,孩子终于康复出院了。